4月25日,筆者在興山縣南陽河流域建設的生態潛壩看到,一河清水匯聚于此,接連形成梯級水面,彎道、深潭、淺灘、濕地以及河濱帶等多種自然景觀再現,翠綠的青山倒映在河面,一幅和諧有序的河道生態呈現在眼前。近年來,興山全力推進香溪河流域生態修復,在保護與發展中探索出一條和諧之路。
2017年12月,興山縣主動關停耿家河水電站和臥佛山水電站,并對全縣80座引水式電站除采取工程措施,保證10%以上生態水泄放外。同時,還啟動了南陽河、高嵐河和平邑口碼頭環保防塵墻工程生態修復十大項目,計劃投資14億元,用5年時間對全縣全域進行生態修復。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確保生態永續發展,興山縣將生態環保作為長期責任,長抓久治,較真碰硬。從去年5月1日起,全面禁止河道采砂,并關閉流域范圍內50頭以上規模的養殖場,實施縣鄉污水處理廠提標升級改造,建成平邑口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完成劉草坡化工廠污水處理深度治理。同時,還加強香溪河綠色廊道景觀建設,城區環境空氣質量位居全市第一。
為了加強生態流泄放,全縣對所有電站采取工程措施,實行枯水期“放生態水”、豐水期發電的運行模式,確保一河清水出興山、入峽江。
近日,400多名中外游客乘坐豪華游輪順長江經香溪河抵達興山,成為“三峽昭君一日游”線路的首批游客,這是該縣打造全域旅游目的地,打通三峽大壩至昭君故里水上通道的重大舉措。
環境變好了,才能吸引游客。近年來,該縣不斷發展壯大生態文化旅游產業,踐行和落實生態大保護的責任,生態文化旅游產業發展迅猛,全域旅游方興未艾。如今,昭君村、高嵐5A級景區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昭君鎮被列入全國特色小鎮,榛子高山旅游被列為全市重點項目,昭君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設不斷深化。




























鄂公網安備 420503020002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