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智慧城市建設辦公室昨發布通知,城區全面啟動市民卡社區申領。原一代、二代社保卡年內將逐步停用。
13日上午,家住城區果園一路的龔德蓮,來到社區申辦市民卡。她也是該社區首位成功申辦市民卡的居民。社區網格站副站長何婷婷介紹,網格員可為所屬網格市民提供市民卡申領、信息錄入等服務,居住地所在居民可攜帶本人身份證和社保卡來社區辦理。
市民卡是市政府發放的,免押金、免年費,面向社會免費發放,用于個人辦理社會事務,享受社會保障、居民健康及其他社會公共服務的多用途智能卡。目前,我市市民卡已開通社保個人身份識別、居民電子健康檔案、醫保支付、醫院掛號、醫院就診、公交、金融IC、電子現金小額支付(閃付)等8大功能。以后將逐步向其他領域拓展,逐步實現一卡通用。
市民卡發行后,城區各公立醫院和基層衛生服務中心(站)全面使用市民卡,實行實名制掛號就醫。今年8月底前,取消原城區各公立醫院發行的就診卡,同時依托市民卡為市民建立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年底前,城區離退休人員養老金發放將逐步過渡到市民卡銀行賬戶。擬9月底前,為城區81913名幼兒、中小學生,統一組織發放學生卡,實現校內、校外市民卡一卡通用。
據了解,目前全市共有1155家單位更換了市民卡。今年底前,將實現市民卡城區全覆蓋。

哪些人可在社區申領
在城區(不含夷陵區)全面開展市民卡社區申領。申領對象包括居住在本社區的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居民醫保人員、退休人員及未參保人員。
需要注意的是:在城區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市民(包括機關、事業、企業單位職工和在校學生),由單位(或學校)統一申請辦理,統一組織發放;由財政(單位)發放退休金的離退休人員,由單位統一申請辦理,統一組織發放;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由社保申報所在社區或村統一申領、發放。
市民基礎信息居住地社區沒有采集的,應由網格員先采集基礎信息后,再辦理市民卡申領。居住在本社區宜昌所屬縣市(含夷陵區)戶籍人員和縣市參保人員,暫不辦理,等縣市市民卡工作啟動后再辦理。居住在本社區的其他外地人員,需辦理居住證后,再申領市民卡。
市民卡社區申領流程
申領人憑本人身份證(已參保人員需攜帶社保卡或社保登記證、退休人員需攜帶退休金領取銀行卡或存折)直接到居住地所在社區,由社區網格員登記辦理。
申領人自主選擇確認市民卡合作銀行,并在《市民卡社區申領單》簽字確認。退休人員應選擇原退休金發放銀行。
市民卡制卡周期為45天 (節假日除外),卡制好后將通過郵政快遞送達社區,申領人接到網格員領卡通知后,攜帶身份證在社區領取,并在《市民卡個人領卡確認單》簽字確認。
市民卡的社會保障功能的初始密碼為123456,需要到醫院或者藥店修改密碼后才能使用,原社保卡自動作廢;市民卡的居民衛生健康、醫院就診的功能在領卡時已一并激活;金融支付功能需要到發卡銀行網點激活并設置密碼;公交功能需要到公交公司服務網點充值后可以使用。




























鄂公網安備 420503020002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