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鐵路上工作了20多年的羅師傅回憶,上世紀90年代初,他是枝江到湖南慈利鐵路線上的一名火車司爐工,每天一鏟一鏟往火爐里喂煤。“一天下來要鏟13噸煤,膀子甩得身上腰酸背痛”,而200公里的路程要行駛10多個小時。
漢宜高鐵宜昌段明年完成鋪軌
2012年將迎高速鐵路時代
“列車運行時速達200公里以上才算跨入‘高速’門檻,”宜昌火車站黨委書記賈海濤告訴記者,“宜昌鐵路高速時代要等到2012年漢宜高鐵投入運營。不過,宜昌迎接高速鐵路時代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
據了解,漢宜高速鐵路是我國“四縱四橫”鐵路主干網絡中滬漢蓉高速客運專線的一部分。該路走向基本與漢宜高速公路平行,東連合肥至武漢鐵路,在宜昌東站與宜萬鐵路接軌,全長291公里。工程總投資超過200億元,設計時速200公里,預計2012年建成通車。目前,工程全線施工正如火如荼地進行,預計宜昌段明年將完成鋪軌。
宜萬鐵路明年將開通運營
入川盲腸現象將不復存在
長期以來,宜昌沒有入川的直線火車;宜昌與重慶更是一衣帶水,兩地之間的鐵路連接卻需繞行一二十個小時。然而,隨著宜萬鐵路于明年的開通運營,宜昌進渝入川盲腸現象將不復存在。宜萬鐵路交通大動脈的開通,將為三地架起一座直線溝通的橋梁。
據悉,建設總投資為227.3億元的宜萬鐵路,途經宜昌、重慶萬州7個縣市(區),為Ⅰ級電氣化干線,全長377公里。
近日,記者從宜昌市支鐵辦獲悉,自2003年開工建設的宜萬鐵路,預計明年可竣工,目前宜昌至恩施段105公里已鋪軌完成。
鐵路網絡更加完善
宜昌將成區域性交通樞紐
宜昌市支鐵辦有關負責人介紹,進入21世紀第一個十年末期,宜昌鐵路迎來大發展時期,境內有兩條在建鐵路(漢宜高鐵、宜萬鐵路),兩條規劃設計之中的鐵路(十宜鐵路、宜石鐵路),一條改造鐵路(洛張鐵路)和正在醞釀籌劃中的地方性鐵路(紫云鐵路)。
宜昌鐵路將更加四通八達,北上和西進的關節將打通。待漢宜鐵路建成后,我國東中西部經濟的融合將更為緊密。宜昌區域性鐵路樞紐地位將更加彰顯。
“漢宜高速鐵路的建成將給宜昌的交通帶來巨大的變化,宜昌將成為區域性交通樞紐中心”。市發改委副主任周祖海接受媒體采訪時曾介紹,“宜昌有高速公路,黃金水道,再加之機場口岸升級、漢宜高速開通,水陸空大交通格局將形成。”
隨著漢宜高鐵的開通,這種局面將被打破,時速200公里的動車將“拉近”兩座城市之間的距離,宜昌和武漢將融為1小時生活圈。滬漢蓉鐵路湖北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唐可介紹,漢宜高鐵預計2012年4月左右編組通車。屆時,將開通9個車廂可容600名乘客的動車組,密度大約在10至15分鐘之間,實現鐵路短途“公交化”。高速鐵路拉近宜昌和武漢城市圈的距離后,宜昌旅游也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
宜昌火車站有關負責人給記者算了一筆時間賬,隨著宜昌鐵路高速時代的來臨,宜昌到北京、上海、廣州等方向的行程時間將從現在的21小時、24小時和16小時,大幅縮減至6到8小時。
未來幾年我市鐵路運能翻幾番
春運難題或有望解決
由于鐵路不暢以及宜昌鄂西渝東咽喉地位,每年春運期間從川渝方向啟程或歸來的農民工大軍,都在這里集散中轉,給宜昌春運帶來極大的壓力。專家分析,伴隨宜昌東站的投入運營,以及宜萬鐵路和漢宜高鐵等的相繼開通,未來5到10年,宜昌將初步形成比較完善的高速鐵路網絡,區域性鐵路樞紐功能凸顯后,宜昌鐵路運能將提高5到10倍,屆時長期困擾宜昌的春運難題有望解決。




























鄂公網安備 420503020002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