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從世界屋脊— 青藏高原的沱沱河起步,至上海入東海,全長6300余公里,年入海水量近10,000億立方米,總落差5800多米,水能資源蘊藏量達2.68億千瓦。然而,新中國成立以來,為全面地綜合治理與開發長江,展開了大規模的勘測、規劃、科研和論證工作。通過全面規劃和反復論證認為:三峽水利樞紐是綜合治理與開發長江的關鍵性工程。長江自奉節至宜昌近200 公里的江段,穿越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等三段大峽谷,長江三峽是
該三段大峽谷的總稱。位于西陵峽中段的湖北省宜昌市境內的三斗坪(距下游的葛洲壩水利樞紐38公里),江谷開闊,花崗巖巖基堅硬、完整,并可控制上游流域面積100 萬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近5000億立方米。經過數十年的艱辛勘測、規劃、論證長江三峽工程采用“一級開發,一次建成,分期蓄水,連續移民”方案。大壩為混凝土重力壩,壩頂總長3035米,壩頂高程185 米,正常蓄水位175 米,總庫容393 億立方米,其中防洪庫 容221.5 億立方米。每秒排沙流量為2460立方米,排沙孔分散布置于混凝土重力壩段和電站底部。泄洪壩段每秒發電能力11萬千瓦,年均發電量849 億度。左岸的通航建筑物,年單向通過能力5000萬噸。雙線五級船閘,可通過萬噸級船隊;單線一級垂直升船機,可快速通過3000噸級的客貨輪。
主體工程總工期15年,第9 年開始啟用永久通航建筑物和第一批機組發電。水庫醉終將淹沒耕地43.13 萬畝;醉終將動遷113.18萬人。按1993年物價水平計算,靜態總投資954.6億元,其中樞紐工程500.9 億元;移民安置300.7 元;輸變電工程153 億元。長江三峽工程竣工后,將發揮防洪、發電、航運、養殖、旅游、保護生態、凈化環境、開發性移民、南水北調、供水、灌溉等十大效益,是世界上任何巨型電站都無法比擬的!
目前,我國公款吃喝一年消費3000億元,公車消費2000億元,還不說那些被貪污、拿公款行賄的有多少錢,鋪張浪費的每年至少1000億元。這一年下來就是五、六個三峽工程。
三峽工程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一個壯舉,是一個造福子孫的偉大工程。說長江今年干旱缺水是三峽大壩建設的結果,這怎么可能呢?!
長江三峽工程現在已成為一個著名的旅游景點。
壇子嶺是觀看長江三峽工程的醉佳地點,它是國家首批AAAA級景區,也是三峽壩區醉早開發的景區,于1997年正式開始接待中外游人,因其頂端觀景臺形似一個倒扣的壇子而得名,該景區所在地為大壩建設勘測點,海拔262.48米,是觀賞三峽工程全景的醉佳位置,不僅僅能欣賞到三峽大壩的雄渾壯偉,還能觀看壁立千仞的“長江第四峽”雙向五級船閘。整個園區以高度的遞增從上至下分為三層,主要由模型展示廳、萬年江底石、大江截流石、三峽壩址基石、銀版天書及壇子嶺觀景臺等景觀,還有壯觀的噴泉、秀美的瀑布、蜿蜒的溪水、翠綠的草坪貫穿其間,放眼望去,靜中有動,動中有靜,仿佛置身于美妙的樂園。




























鄂公網安備 420503020002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