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景區簡介
祁連山是我國西部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和水源產流地,是我國重點生態功能區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世界高寒種質資源庫和野生動物遷徙的重要廊道,還是雪豹、白唇鹿、黑頸鶴、豺等珍稀野生動植物的重要棲息地和分布區。祁連山阻止了騰格里、巴丹吉林和庫姆塔格三個沙漠南侵,阻擋干熱風暴直撲“中華水塔”三江源,哺育了歐亞大陸重要的貿易和文化交流通道——絲綢之路,維系了西部地區脆弱的生態平衡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在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安全保護上發揮著重要作用。

祁連山脈位于中國青海省東北部與甘肅省西部邊境,是中國境內主要山脈之一。由多條西北-東南走向的平行山脈和寬谷組成。東西長800公里,南北寬200-400公里,海拔4000-6000米,共有冰川3306條,面積約2062平方公里。

祁連山素有“萬寶山”之稱,蘊藏著種類繁多、品質優良的礦藏,有石棉礦,黃鐵礦、鉻鐵礦及銅、鉛、鋅等多種礦產,八寶山的石棉為國內稀有的“濕紡”原料。祁連山區冷濕氣候,有利于牧草生長,在海拔2800米以上的地帶,分布有大片草原、為發展牧業提供了良好場所。

在祁連山開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是黨中央、國務院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舉措,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具體行動,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具體實踐。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肩負著為全國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積累經驗,為今后其他國家公園建設提供樣板示范的使命。祁連山國家公園建設將遵照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理念,堅持綠色發展,統籌跨區域生態保護與建設,創新建立體制機制,解決跨地區、跨部門的體制性問題,對國家重要自然資源資產實行醉嚴格的保護,強化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保護與修復,實現自然資源資產管理與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的“兩個統一行使”,促進生態保護與民生改善協同聯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新格局。




鄂公網安備 420503020002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