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故里景區是全國著名的文化旅游區,它把屈原和秭歸豐富的歷史文化與生態旅游資源結合起來,打造成三峽文化旅游精品。
屈原故里景區有許多精彩的文藝節目,羅劉英大姐每天都在這里表演《薅草鑼鼓》。薅草鑼鼓是當地農民在進行集體勞作時,隨著鑼鼓聲而唱和的一種民間音樂形式。可以讓農民在田間勞作時,消累解乏、調動勞動激情、自娛自樂。如今,隨著大量農村人口的外流,精耕細作已變成大規模機械耕種,薅草鑼鼓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外部環境,存續困難。但幸運的是,薅草鑼鼓這種藝術形式如今又重新煥發了生機。
“十三五”時期,秭歸縣委縣政府將文化旅游擺在了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于是,許多文化景點應運而生。今年50歲的陳宏雄年輕時就開辦食品廠、商場,多年的從商經歷讓他發現“特色文化旅游”是一個不錯的產業商機。于是他投入上億資金回鄉開辦了旅游景區。去年,秭歸縣共接待游客八百多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過百億元。借助游客數量的大幅提升,許多開在陳宏雄旅游景區旁的農家樂,生意也開始紅火起來。

陳旭林是當地政府大力推行旅游開發的受益者。在他的農家樂里,除了能學到包粽子的技巧,還能吃到當地特有的一種粽子,叫香橙粽。每逢春季過后,游客都會呈現爆發式增長,前來農家樂采摘的游客更是絡繹不絕。
湖北省秭歸縣是著名的中國臍橙之鄉,早在兩千三百多年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就寫了著名的《橘頌》來贊揚家鄉橘樹。獨特的峽江氣候、良好的自然生態,孕育出了秭歸臍橙獨特的風味和優良的品質。所以,臍橙在秭歸縣百姓心目中有著特殊的地位,特別是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地方特產臍橙成了當地的支柱產業。
這些年來,臍橙產業的發展與變遷,種植戶李正倫可以說是醉直接的見證者。在秭歸縣政府的主導下,李正倫研發出了臍橙酒、臍橙醋、臍橙罐頭、臍橙飲料等20多個深加工系列產品。2017年,秭歸全縣柑橘種植面積已超過30萬畝,產量達到45萬噸,實現柑橘綜合產值20億元,秭歸臍橙已成為廣大農民群眾脫貧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產業。
如今臍橙成為全縣實現鄉村振興的一個產業。近年來,秭歸縣充分利用三峽旅游核心區的區域優勢,開發各類文化旅游,大力發展臍橙種植、生態茶園等支柱產業助推鄉村振興,并帶動一大批當地農民致富。目前在湖北秭歸,當地政府共同打造三峽旅游核心區,通過農旅融合撬動生財門路,帶動產業扶貧。為鄉村振興戰略助力加油。




























鄂公網安備 420503020002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