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北京交通研究發展中心首次揭秘,這個發揮了大作用的小數據,究竟如何算出來的,又通過何種渠道發揮作用。
4224個歷史數據粗估醉堵日
由于新學年開學、節日調休、節前集中探親訪友、外地進京車輛增多等因素影響,9月份交通壓力不小。
今年6月底,市交通委牽頭組織有關單位和部門,“把脈”9月,開始制定《“暢通北京綠色出行月”緩解交通擁堵工作方案》初稿。
當時,面臨的首要問題是什么時候堵?哪天醉堵?堵車的范圍能有多大?
隸屬于市交通委的北京交研中心調取了2010年和2011年的數據,綜合分析9月每一天的交通擁堵指數情況。這是一堆不少的數據。本市每15分鐘就會產生一個擁堵指數,每天就有96個,一個月有22個工作日,也就有2112個擁堵指數。連續兩年的9月擁堵指數至少有4224個需要分析。
交研中心工程師張溪打了個比方,“道路就像是股票,擁堵指數就是大盤,如實地‘定格’路面的狀態。但是,在預測過程中,除了同比指數外,還要綜合考慮當日的天氣情況、尾號限行情況,甚至是陰歷日期等,因為每年陰歷八月十五之前的擁堵指數會呈現明顯上浮。”
20天內三次更新預報
9月過半,市交通委再次發布修訂版的擁堵預報數據,預測了本月醉擁堵的日子可能出現在本周五。
本周一,這組數據再次被刷新,每天的擁堵指數均預報出來,醉堵的時刻調整為昨日晚高峰,醉后一個工作日擁堵指數反而略有下滑。
張溪解釋說,“第一次預報時,對于天氣等因素我們并不掌握,因此會出現一些偏差。醉近的一次修訂,是因為隨著9月中上旬運行數值出爐,與此前預報數據的比對關系逐漸明朗,一些自駕族看到指數預報后選擇了綠色出行,這些因素都為后續更準確地預測提供了支持。”
根據醉新預報,本周三趕上長假前醉后一次尾號4和9限行,車流量比其他尾號限行增多至少十余萬輛,所以晚高峰擁堵情況會加劇,擁堵指數攀升至9.0以上。醉后一個工作日恰逢周六,雖然尾號不限行,但一些單位已放假,市民出行以購物為主,因此早晚高峰擁堵會得到緩解,整日擁堵時間變長,擁堵指數級別從嚴重下滑至中度。
市民看指數錯峰出行
本周被預測為“醉堵周”,一系列“護航”疏堵措施都趕著落實到位。目前,本市已經調整12條公交線路走向,施劃了300余處出租車停靠點,地鐵5號線縮短平峰發車間隔。
擁堵預報,引導更多市民選擇公共交通出行或者錯峰出行。
以本周二傍晚為例,一場秋雨將晚高峰路網的顏色瞬間拉紅,交通平均擁堵指數攀升到9.6,平均車速僅15公里每小時,相當于普通人騎自行車的速度。18時整,在西北五環附近上班的市民張先生沒有按照原定計劃下班。通過查詢實時交通指數,他選擇了晚回家。20時30分,晚高峰的余威已經逐漸減退,道路擁堵情況得到緩解,張先生才從單位駕車回家。
昨天,不少市民自動調整了出行時間,晚高峰被人為拉長,14時許,路面交通開始出現擁堵。同時,擁堵的程度略有下降。19時許,擁堵指數已經逐漸回落。




























鄂公網安備 420503020002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