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漢處處都是景點,方方面面都應是形象,城市的每個細微之處、每位市民的行為,都是游客觀察武漢的窗口”,武漢市昨召開創建全國旅游標準化示范城市動員大會,市長唐良智誠邀市民要請好客、做好武漢的導游。
去年武漢市游客接待量突破1億人次,旅游總收入超過千億元,境內外游客和國內游客在漢平均停留天數接近3天,武漢正從旅游過境地轉變為目的地。在國家長江旅游帶的規劃中,武漢正處于“米”字形規劃的中心。
唐良智對武漢市旅游工作給予肯定,表示旅游是群眾需求升華的需要,也是城市重要功能,要樹立“城市即旅游、旅游即城市”的“大旅游”理念,把整個城市作為醉大的景區、醉好的旅游品牌來建設和經營。
唐良智指出,武漢旅游工作要抓重點、抓服務,要抓看點和特色,打造精品,“要有大牌和特色產品,大江大湖大武漢特色還需深度挖掘”。
就具體旅游項目,他表示,比如賞花經濟,光一棵櫻花不行,還要多種其他的花;東湖龍舟賽,光武漢大學與華中科技大學還不夠,還要做成國際大學生龍舟賽,大學之城才有味道;賽馬節、雜技節、渡江節等,“不能每年請市長參加開幕式,搖一下旗子就完了,還要增加賽事的內涵、含金量和品牌營銷”。
唐良智特別提到加強旅游服務,要抓旅行社的標準化和規范化管理,建議每年評出10大精品旅行社;要抓景點的主題建設;要抓游客的吃住購行;要抓城市建設的品質,抓旅游窗口形象和建設等。
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彭麗敏主持會議,副市長劉英姿部署工作。市領導彭志敏、吳勇,市政府秘書長郭勝偉與會。
記者昨從全市創建全國旅游標準化示范城市動員大會上獲悉,,在食、住、行、游、購、娛等領域建設旅游標準體系。2年后,游客到武漢旅游,即便不帶任何旅游攻略,也可以“岔著放心玩”。
據悉,武漢市今年被確定為全國旅游標準化示范城市和首批國家智慧旅游試點城市,成為具有“雙試點”資格的兩個副省級城市之一,另一個是成都。目前,這兩項工作正在同步推進。
武漢市將改造和完善全市旅游導向系統,重點在市區、二環、三環和外環道路設立千余塊旅游標志標牌,新建或改造景區旅游廁所10余座,改建3至5個停車場,在4A級以上旅游景區實現語音導覽。年內在三大火車站、天河機場和“市民之家”等地啟動建設旅游信息咨詢中心。此外還將實施武漢旅游一卡通。
一路指示牌帶您直達景點
從機場到黃鶴樓怎么走?不久的將來,游客到武漢游玩時,在高速公路和市內就能詳細看到指示牌,車上的GPS沒了用武之地。
按照旅游標準化工作要求,武漢市將依照統一規劃、統一標準、合理布局、科學連線、形成網絡的原則,在通往主要景點的國道、干線公路上統一設置旅游交通標志牌。
同時,旅游交通標志牌為國際標準旅游景點指示牌,用中英文標注景區圖示、方向及公里數,為自駕車游客和車輛駕駛員提供清晰、醒目、易懂的旅游標識服務。
初步計劃中,“一元路”會翻譯為“YIYUAN ROAD”,采用“專名+通名”的方式;或者按照約定俗成的譯法,東湖翻譯為“EAST LAKE”,不再會出現中文與英文“牛頭不對馬嘴”的笑話。
吃住行游購娛,心里都有譜
同為快捷酒店,服務標準和收費標準差異咋這大?這類疑問在未來兩年內也將消失,目前,武漢市對高星級酒店有統一標準,但快捷酒店的標準化還是一片空白。武漢市旅游標準化制定后,游客不再為此煩惱。




























鄂公網安備 420503020002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