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
信息技術的大發展讓整個旅游行業、尤其是旅游營銷活動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旅游營銷研究領域亟須應對上述挑戰,做出系統性的理論突破與實踐總結
旅游營銷在我國起步較晚,真正的普遍應用始自改革開放的新時期。而進入本世紀以來,信息技術的大發展讓整個旅游行業、尤其是旅游營銷活動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旅游營銷研究領域亟須應對上述挑戰,做出系統性的理論突破與實踐總結。
第一,互聯網時代的營銷首先是手段的整合。曾幾何時,旅游營銷還只是個說法,但是在旅游市場的激烈競爭中,尤其是在城市品牌的競爭中,旅游營銷大熱。錢花了大把,績效究竟如何?除了個別地方以外,沒有全面的旅游營銷績效評估,多數還只是滿足于“電視上有影,報紙上有字,廣播里有聲”,在互聯網時代,這些追求都有點文物的感覺了。郝康理、裴紅義兩位作者近期出版的《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全球旅游整合營銷》一書,把旅游營銷置于互聯網的大背景之下,不排除傳統手段,但更強調各種手段的創新。傳統手段包括紙質、廣播、電視、戶外,新手段包括短信、視頻、網站、博客、播客、拍客、微博、3G等,現在更是形成了跨媒體,傳播手段越來越豐富,更顯立體化、組合化、系統化。
第二,互聯網時代的營銷是渠道的整合。在發展過程中,全國旅游營銷大體上走了三步。一是初步,是敢吹、會吹、經得起吹。全國而言,敢吹基本可以打一百分,“老子天下第一”充斥,經得起吹至少普遍及格,但會吹很多不及格,關鍵是現行體制下缺乏營銷績效評估,使有限的資金沒有發揮好的作用。二是進步,是二次營銷,深化營銷,多渠道,多方式。這些做法也在逐步起作用,體現了各級旅游局和企業的與時俱進。三是大步,是從目的地營銷到客源地建設。需要從客人的角度來想一想,客人到底需要什么?很多營銷往往使客人真正接受的信息是第二層次、第三層次,甚至是第四層次傳遞下來的信息,錢花了不少,客人卻沒有得到有用的第一手信息,尤其是沒有得到公共性信息方面的服務性信息。所以就要從生產者主導轉向消費者主導,轉向消費者主導的核心就是客源地建設。
第三,互聯網時代的營銷是信息的整合。目的地營銷效果到底何在?缺乏真正研究。這樣就造成當前的旅游營銷流于形式化、簡單化、表面化、一般化的局面。由此需要研究一個核心問題,即旅游營銷的本質是什么?就是把信息有效地傳遞到市場上去。一是“傳遞”,二是“有效”,因為旅游產品和其他產品有所不同,包涵了海量信息,這樣的海量信息的傳遞就必須研究一些技術問題。大體可以歸納出信息傳遞的三個階段。一是強化品牌性信息階段。現在多數旅游局做的工作主要是品牌性信息工作,這就是解決游客在海量信息中選擇“去哪里”的問題。這也是目前醉關注的一個問題,可是真正上從客人的需求來看,只滿足于這一點并不夠。信息非常多,但是客人的選擇畢竟有限,所以要集中有效地提供信息。二是形成服務性信息階段。服務性的信息解決“怎么去”的問題。服務性信息恰恰是精準旅游的概念,要給客人提供醉大程度的方便,如果提供不了,光說這兒好,怎么去?這些東西如果沒有,品牌性信息就是空的;系列的服務性信息,一定意義上比品牌性信息還要重要,有的時候技術性的信息要重于品牌信息。三是完善后續性信息階段。后續性信息要解決“是否再去”的問題。感覺不錯下次就會再去,同樣就會口口相傳,稱之為“病毒營銷”,形成良性循環的狀況。讓客人來了之后確實有留戀之感,確實能夠口口相傳地幫你宣傳,這就算達到真正的目的。




























鄂公網安備 420503020002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