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采砂點
本報訊 改良土壤還是魚塘挖砂?在西安灞橋區(qū)南鄭村靠近渭河河堤外,原本的魚塘已變?yōu)榫G化景觀帶。魚塘內(nèi)有采砂船抽取泥沙,當(dāng)事人稱在改良土壤,但不時會有拉沙車到此拉沙,還有專人負責(zé)開票收錢。
南鄭村有條小路直通渭河河堤,這條小路,將河堤外綠化景觀帶分為東西兩部分,路東是望不到盡頭的樹木,西邊有兩個緊鄰的魚塘。
兩個魚塘都有數(shù)十米深,都沒養(yǎng)魚,一個魚塘里堆滿沙子,另一個魚塘有一些大型機械設(shè)備正抽取泥沙。8月13日,記者來到第二個魚塘,看到一潭污水中停著一只采砂船,從污水中不斷抽取泥沙。水塘外還停著一輛挖掘機和一輛正在裝沙子的貨車。
在魚塘一個角落,記者看到一個不到10平方米的小房,旁邊圍墻上的“售砂”兩字和一個手機號碼尤為顯眼。
見到記者拍照,一名年輕男子停止了作業(yè),從魚塘爬上來,對采砂行為解釋說:“這里原來是魚塘,一個月前在這周圍種了樹,但是樹都枯死了,我們正在進行土壤改良。”
“我們有文件。”男子對記者說,這塊地屬于建設(shè)用地,屬于他們集團,并未非法采砂。記者問是什么集團,男子避而不答。
既然不是采砂,圍墻上“售砂”又怎么解釋?男子回答:“治理土壤也是需要很高經(jīng)費……”
就在記者和該男子交談過程中,一輛拉沙貨車來此拉砂。其間有人開票收錢。隨后,男子以“這里是私人地方”為由,要求記者離開。
記者統(tǒng)計了一下,半個小時時間里,一共有5輛車在此處拉沙。一位南鄭村村民告訴記者,“渭河綜合治理前,就有人在河道里采砂。治理后,河堤上的景觀樹已經(jīng)種了二三年,前段時間樹木好像枯死了,魚塘就變成了采砂點。他們現(xiàn)在從魚塘里抽取的是旱沙,每天都會見到有貨車在此拉沙,已經(jīng)持續(xù)了2個多月。”
“采砂人以前沒見過,并不是南鄭村村民,但這塊地是屬于村上的。”村民說。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503020002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