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期間,各種景區的“逃票攻略”頻現網絡,其中一些“攻略”不乏鋌而走險,有些甚至要穿越懸崖峭壁。華東師范大學旅游學系學者楊勇指出,由于票價在旅游總消費中的比例過高,游客想省錢,難免冒險。據媒體報道,中國景區票價多數超過外國。
正方:想要逃票,只因票價畸高段思平(湖北武漢 研究生)
“逃票攻略”雖然走紅網絡,但真正按攻略逃票的游客想必不會太多。一則攻略中有太多鋌而走險的招數,有的地方甚至需要游客穿越懸崖峭壁,相信絕大多數游客不會為了百元門票拿生命開玩笑。二則攻略貴在“出奇制勝”,現既已廣泛公開,景區在管理上必定會加強戒備,逃票者再想 “重復昨天的故事”,難度系數增大了不少。
事實上,公眾熱捧“逃票攻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人們并不是期待通過攻略獲得逃票機會,而是希望通過傳播攻略的方式,表達對景區門票過高的不滿。當景區票價大大超過了公眾的心理承受范圍,對逃票的羞恥感也就被徹底消解,人們反而以逃票為能事。從這個意義上講,“逃票攻略”與其說是行動指南,倒不如說是對景區高票價的聲討檄文。
橫向對比一下可知,中國景區的票價可謂是“世界領先水平”。國外著名景區如富士山是免費的,盧浮宮的門票折合人民幣約為85元,而張家界、九寨溝等門票都超過200元。有消息稱,未來數月內,將有超過20個知名景區門票漲價,漲幅從20%到60%不等。
景區漲價不經過聽證,或是本地人聽證,外地人買單,景區成本上升卻加倍轉嫁給消費者……種種亂象已經讓公眾忍無可忍,于是借“逃票攻略”來嘲諷景區的急功近利,以集體惡搞的狂歡方式表達憤怒情緒。消費者雖然在門票定價上缺乏話語權、處于弱勢地位,但依然可以通過這種方式進行有力回擊。
“逃票攻略”實際上對景區門票形成了倒逼之勢,希望旅游管理部門、各大景區負責人能夠讀懂“逃票攻略”背后的民意訴求,在門票定價上走平民化路線。畢竟,景點是公共資源,不應成為少數壟斷者的“搖錢樹”,旅游管理部門應當樹立以民為本的意識,讓更多的民眾有機會分享旅游資源和旅游事業的發展成果。并且,一旦實施平民化的價格策略,也能激發民眾的出游熱情,形成景區和游客的雙贏局面。
景區門票早該回歸理性本位,別再逼著游客修煉輕功、飛檐走壁地去逃票了。
反方:票價再貴,逃票也不占理劉昌海(河北灤南 教師)
逃票是因為票價貴,這一點顯而易見。不過,因為票價貴就去逃票,這其實也不合理。
旅游作為一種享受型消費,本應該量力而行。覺得景區的票價并非物有所值,大可以用腳投票,不去也就是了。既然想參觀,就應該接受人家的票價,這本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的事情。
客觀地說,在很多人的旅游支出當中,占大頭的其實是旅途消費,景區的門票只占不大的比例。買一千多塊錢一張的飛機票,住幾百塊錢一晚上的賓館,卻不想買一兩百塊錢一張的景區門票,這里面似乎也存在認識上的誤區。
旅游的成本不只門票,把所有責任都推到門票價格身上,是不公平的。所謂“想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卻承擔不起動輒百元的門票”的說法其實站不住腳。據說美國的黃石公園票價很便宜,日本的富士山公園甚至還免費,為什么很多人寧可在國內旅游也不出境游?顯然他們考慮的不僅是門票的成本。
其實國外的票價低,自然有低的理由,我們不能只簡單地做價位上的對比。就像北京的地鐵票價遠低于其他大城市一樣,人家有巨額的財政補貼。其他城市的市民想要享受低價的地鐵出行,要做的顯然是通過正常途徑督促政府進行公共投入,減輕市民的負擔,而不是想方設法甚至冒著生命危險去逃票。
一個社會的正常運轉需要公眾的規則意識,即使一些規則制定的不那么合理,我們也應該遵守規則,或者以合法的方式去改變規則,而不是違反規則。本該屬于全體大眾的景觀被人壟斷起來賣票收錢,這其中肯定有不合理之處。但既然人家有正規的審批手續,就是在合法經營,逃票就不占理。




























鄂公網安備 420503020002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