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南京市旅游質監所公布了今年全市暑期旅游投訴情況分析報告。剛剛過去的七八兩月,該所共收到各類旅游投訴145件,為游客挽回直接經濟損失142萬多元。
報告顯示,今年暑期,我市出游人數大幅增加,加上前段時間臺風、暴雨等“天災”,以及簽證被拒、護照遺失等人為因素,使得各類投訴蜂擁而至,其中針對國內游的97件,出境游48件。
值得注意的是,在出境游中,群體性投訴所占比重較大。比如今年7月23日,來自南京、上海、無錫等地的42名拼團游客,在祿口機場集合,準備參加為期12天的“意瑞法”多國游。可在登機前,該團的組織方上海某旅行社委派的領隊發現,全團人員的護照竟然不翼而飛了。因為無法出境,游客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飛機飛走,期盼已久的美好假期就這樣泡了湯。游客氣憤難平,要求組團社退還團費,并給予賠償。上海某旅行社的負責人趕到現場后,將游客安置在機場附近賓館入住,并協商賠償事宜。在兩方協商了近一天,仍未“談攏”的情況下,游客郭女士打電話投訴到市旅游質監所,工作人員迅速到達現場,足足調解了8個多小時,直到凌晨雙方才達成一致。由于該事件的發生完全是組團旅行社人為過失造成的,應承擔全部責任,該旅行社不僅退還了每人1.4萬元的團費,還給予了數目不菲的賠償,損失“慘重”。
暑期還發生了幾起整團被拒簽引發的群體投訴。市旅游質監所相關人士稱,由于目前大部分簽證都要到旅游目的地國家的駐滬使領館辦理,我市旅行社一般都會將簽證事宜委托給上海的同行。然而,因為信息不夠暢通,這些送簽單位因自身信譽、資質問題,已經被使領館取消或暫停送簽資格,而我市旅行社沒能及時掌握,導致了拒簽情況的發生。有些游客在提供申請資料時,資料不實,被拒簽后,也可能連累整團都被“拒之門外”。
值得肯定的是,針對我市地接社團隊接待的投訴率有所降低,僅為2件,在旅游行車、旅游用餐等方面更是實現了“零投訴”。這得益于今年以來,市旅游部門多次舉辦針對旅行社的法規培訓,剖析典型旅游投訴案例,強化對其經營全過程的監管。(記者 李子俊)




























鄂公網安備 420503020002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