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周過去了,成果都已顆粒歸倉,牢騷也發泄殆盡,但并不等于教訓都已吸取了。亡羊要補牢,痛定須思痛,既是理性之要求,也是現實所必需
·宜昌旅游網
十一黃金周的收成不錯,加上中秋假期,接待和收入比去年十一黃金周增長四成多;褒貶臧否也格外多,各路賢達爭相點評。直到今兒,輿論興奮點才移開了,黃金周的是是非非大致塵埃落定。回頭來想一番,有些現象確值得檢討與反思。
黃金周走過了十多年,風雨兼程,步履蹣跚,經受了諸多磨礪和考驗。總的感受是,出游人數穩步增長,出游態勢旺而不紊,這得益于假日工作機制日趨健全,廣大居民出游逐漸理性,旅游供給不斷改善。其間,雖有與小長假的狹路相逢,但未給社會心理留下深重刻痕。本次黃金周出現的擁堵綜合癥,癥結主要出在哪些環節呢?
從本次黃金周的情況看,假日多1天是個促長因素,但也有其他若干推手的作用,引誘著人們在制訂出行計劃時,將原本理性的天平傾斜了。其一是小客車免收高速路通行費,其二是部分景區票價下調,再加上多1天假日,都讓人覺得著實有些實惠可得,故放松了多年積累的對黃金周出行的審慎和敬畏。一旦主觀防線得以突破,理性的堤壩便要瓦解,迅即假日人流就汪洋恣肆了,增長一二成便輕而易舉。這是本次黃金周客流高漲的重要原因。
交通擁堵是本次黃金周的一大問題,既有出行者都想“嘗鮮”的主觀愿望,也有公路經營管理方一時的處置失當。很多自駕車游客通宵不眠、靜候免費一刻,不成想收費管理方故態難改、免費不免卡,如要通行還得桿落桿起,必然使諸多起早貪黑者排起長龍,堵得一塌糊涂,令很多自駕車者“起了個早五更,趕了個晚集”,懊悔為了省點兒過路費,反搭上了寶貴的假日好時光。為何免費不免卡?據說,醉初是想著統計免費車輛,以便日后申請損失的補助。這個想法無可厚非,但因此加劇道路的擁堵,則背離了國務院決策的初衷。事后取消領卡交卡的實踐證明,免卡可大幅度提高通行效率,根本緩解交通擁堵問題。這也說明,交通擁堵并非天災,更非是不可救藥之癥。
本次黃金周對旅游景區投訴近百件,占到全國假日辦收到投訴總量的半數以上,創造了黃金周歷史之醉。粗粗梳理一下,原因大致有三:一是供求失衡。資源品位獨特的景區永遠屬于旅游市場的緊俏貨,供不應求是常態,一旦遇到節假日更是供求矛盾凸顯,這種現實狀況將長期存在。本次黃金周的景區擁擠,就較集中地出現在這類景區。二是降價資訊。按照一般市場化規律,旅游價格隨淡旺季而起伏,黃金周及旅游旺季適度漲價,客觀上有利于調控市場需求。本次黃金周前夕,卻由正規渠道透露出部分景區降價的信息,雖然該項舉措事先并未與假日旅游工作常設機構(同時也是旅游景區A級的主管部門)進行溝通,醉后僅有170多家景區降價,占不到全國景區的1%,但客觀上干擾了居民出游的理性決策。按說,我國價格政策的出臺已有成體套的、很成熟的操作技巧,其中之一就是選擇適當的時機出臺。這次緊鄰黃金周倉促推進此一舉措,是想錦上添花呢,還是取巧不成反裹亂了?三是景區懈怠。個別景區應對假日旅游重視不足,臨時擴容不充分,應急預案不切實,面對洶涌而來的客流,便必然陷入手足無措、應對失當,惹發大量投訴也是自有定數。
加強公共服務是應對黃金周客流高潮的一個法寶。假日游客無論到何地,無論是否在旅游景區,他對旅游行程滿意度的評價,并不完全取決于旅游供給要素,很大一部分是受制于當地公共服務。僅就這一點而言,旅游接待僅是擔了一個名,如想贏得好評,工夫大多還要下到旅游領域之外。目前,旅游氣象服務在全國范圍做得較好,既可通過網絡查詢異地氣象,預知幾天乃至一周以上的天氣,也可在旅游目的地隨時獲知氣象預報;交通信息服務對假日出行也很重要,但目前全國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像北京交通臺這類即時播發的交通信息,對自駕車出行非常實用,但全國很多城市尚未開展這項服務,自駕車游客要想獲得假日交通信息,大多需要身臨其境,想提前回避或繞行堵點已為時晚矣;有關旅游出行提示的服務,現實中由于各地只講假日籌備與產品供應,而不提示注意擁堵,造成了好多游客毫無心理準備,不利于游客做出準確的判斷,全國假日辦對游客境外旅行安全多有勸誡,今后也應對國內游客推而廣之,這有利于實現黃金周“安全、秩序、質量、效益”四統一。




























鄂公網安備 42050302000233號